中华民国是否为中国的延续?兼论两岸政权的历史地位与现实认定
一、问题的提出自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以来,“中国”的定义便陷入了模糊与分裂之中。一个国家两个政权,一个名义两个代表,在联合国席位、外交承认、民众认同、历史书写等层面,形成了长期拉锯的局势。这引出一连串问题: 中华民国是否仍算“中国”的正统延续? 如果台湾是中华民国的延续,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算什么?是否是另一个并立的“朝代”? 台湾是否还能被视为“中国”的一部分?是否应有新的历史定位与称呼? 这些问题不仅牵涉历史正统的认定,更涉及现实政治秩序与未来方向。必须在历史、法理、现实与认知的多维角度上,作出理性分析。 二、中华民国是否为“中华”正统的延续?1. 建政背景:中华民国并非临时政权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,是在推翻清朝之后建立的第一个“共和政体的中国”。它并非一个地方割据政权,而是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认同与接受的“国家建制”。其宪法、国号、国旗、疆域、外交,皆体现“统一中国”的意志。 1928年国民政府“北伐”完成,名义上统一中国。尽管实际政权控制有波动,但在抗战胜利与战后时期,中华民国仍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。 2....
中国王朝划分的理性与逻辑:从汉朝分期谈起
历史学中关于“一个王朝到底延续了多少年”这一问题,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多重话语操控与政治预设。尤其在中国史书的编年传统中,往往对朝代的划分存在明显的倾向性选择,有时甚至不惜拉长“正统王朝”的时长,贬抑“短命政权”以维稳“历史正统”。本文将从几个关键历史分期出发,探讨哪些朝代应被视为一体、哪些则应视为断代重建,进而揭示背后的历史话语建构。 一、是否同属一个王朝:应依据“权力与正统的连续性”而非“姓氏”或“史官认定”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判断标准:某两个政权是否应视为同一个王朝,不应仅依据皇室是否“同姓”、是否声称“继承”,而应看以下几个核心要素: 中央权力是否有明显断裂或重建 是否存在改元、改国号、重建官僚体系 是否需要以武力重新统一或夺权 是否存在对前政权的否定或取代性叙事 基于此标准,我们来看几个有争议的历史分期。 二、分朝探讨与合理界定1. 西汉 vs...
《南京照相馆》为什么好评如潮?--知乎
作者:fall...
毛泽东“感谢日本皇军”言论的历史真伪分析报告
一、背景和原文出处 《毛泽东思想万岁》(文革红皮书) • 原文内容:毛泽东在1960年与日本友人交流时提到:“如果没有日本侵略,整个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,共产党也不可能取得胜利。要感谢日本皇军。” • 出处分析:这段话最早见于文革期间出版的《毛泽东思想万岁》,该书并非官方出版物,而是党内的非正式流传资料。其可信度主要来源于当时党内人员、文化革命中的“毛泽东思想”普及语录。虽然非正式,但与文革期间“毛泽东语录化”的政治气氛相吻合。 ⸻ 外交谈话记录(1964年) • 原文内容:毛泽东在与日本资本家南乡三郎的交谈中表示:“如果没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侵略,整个中国人民不可能觉醒,共产党也不可能获得最终胜利。” • ...
真正的反抗,从开智开始
...